上一页|1|
/1页

主题:“绿色化企业”助推防城港市港口区经济快速发展

发表于2013-11-07

今年以来,港口区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突出抓好工业循环经济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成为推动港口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

日前,记者走进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采访,采访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园区内年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该公司近年来在节能技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积极推广和使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例如高炉TRT炉顶煤气余压透平发电、5万立方米和10万立方米煤气柜、水泵房机泵节能改造、废水处理站、高炉喷煤设施、斜板沉淀池以及2012年初竣工的焙烧机头烟气脱硫等项目,都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我们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节能降耗方面不断探索更加有效措施,我们与中国大唐集团联手开发我们公司余热废气能源打造高新产品,降低企业能耗,实现节能减排,产业循环发展。”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玉鸿说。

当下,以“绿色”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正在港口各地悄然兴起,“企业小循环、产业大循环”的发展模式已在探索中不断推进。金川、金源镍业等企业通过采取余热余压发电及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措施,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条,变废为宝,不仅提高了企业利润,也大大降低了能耗以及环境污染。同时,一批企业也不断加强技术改造,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品占据亚洲、澳洲、美洲、非洲等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磷酸企业——广西利达磷化工有限公司也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的一分子,该公司主要以磷酸与磷酸盐系列产品为主,在工业园区内形成了集生产、储存、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磷化工产业链。采访时,该公司融资部经理张浩年告诉记者,他们公司采用最新技术,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管理及环境优化,生产工艺及设备以其操作简单、节能降耗及环保低碳为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区的钢制造、磷化工、矿产、建材、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05.5亿元,占园区规上产值的94.4%。其中钢结构产业产值140.6亿元,磷硫化工产业产值23.1亿元,矿产产业产值18.6亿元,建材产业产值13.9亿元,食品产业产值9.3亿元,钢铁企业订单充足,企业满负荷生产是钢铁产值高增长主因;磷化工、矿产、建材等产业均实现产值同比增长。

港口区副区长潘树林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港口区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2.2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5.39%,超额完成前三季度任务,工业正逐步向‘绿色化企业’转型发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港口区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等企业服务机构,大力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已经帮助企业融资超过10亿元,促成研企合作10家以上,帮助企业招工3000人次,培训企业员工2000多上次,促进了园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该区还通过培育壮大亿元重点企业、实施“小型企业上规模工程”等措施,全力推进“抓大壮小扶微”工程,促进各类企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至今,该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7家,占全市新上规企业总数的53.85%,居全市第一。2012年,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50家,百亿元、十亿元和亿元产值企业分别达2家、7家、27家。截至2013年8月,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百亿元、十亿元和亿元产值企业分别达1家、6家、31家。

当前,港口区正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千方百计推进工贸强区工程,认真规划建设大西南临港工业园和粮油加工区等园区,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临海临港产业基地,实现产业集聚化发展。  



上一页|1|
/1页